高考生打吊瓶复习,拼得过“富二代”吗?

猫扑网 | 2012-06-04 16:32:19 | 

    高考三十载,是福还是祸? 【事件回顾】日前,微博上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的图片引起关注。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所以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

     对此校方回应,图片上正在打吊瓶的是高三(3)班的同学,但是学生们打的吊瓶都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

    “国家有规定,每年给高考学生10元钱的氨基酸补贴。学生若感到身体不适,可以申请到医务室打氨基酸。”夏主任解释,前日孝感天气不好,部分同学身体不舒服。随着高考临近,学校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高三学生到医务室打氨基酸。由于学生太多,导致学校医务室爆满。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所以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详细]

高考三十载,是福还是祸?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也相对最为严肃、最为公正的考试,高考不仅为祖国输送了数以亿计的人才,而且她的公正性、严肃性,也早就为社会各界所公认。对于这一点,著名学者雷颐在《教育与社会》中就曾明确指出:高考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的所谓表现作为录取标准。关于考试制度,人们关注的核心在于追求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一考定终身”虽然饱受诟病,但它起码还具有程序公平的外表———同样的问题,标准的答案,是非对错一目了然。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人们对高考功过是非的评判也在逐渐增多,各种指责高考的声音也在逐渐响起。比如有人说高考无情地扼杀了他们曾经美好的大学梦,比如有人说高考是在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才的僵化取才模式,把许许多多的“潜力股”拒之于门外;有人甚至扬言应废除高考制度。

 压力之下,教育制度如何改?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讲话中,强调青年应该刻苦学习。但是,刻苦学习是指“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而不是去拼命,去牺牲身体健康。牺牲身体健康的学习是一种摧残,不值得提倡。

    比别的国家更多的升学就业压力,独生子女家庭的焦虑,以及传统的金榜题名的情结,这些也许都是造成高考这项制度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高考第一感觉就是“残酷”,因为这样激烈的竞争他们没有经历过。韩国庆熙大学中国工商管理科主任教授姜栽植曾深有感触地说:“我在中国看过高考,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现行高考选拔制度导致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但这恰是特殊国情的特殊产物,尽管不理想、有问题,但其在现阶段的必然性和相对合理性也无法否认。当前,高考改革应坚持改革的技术性设计立足资源稀缺、分布不均、差异巨大的现实国情,服从服务于公平公正的根本要求,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将各种加分政策、综合测评成绩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高考改革、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明、脚步更实、满意更多。[详细]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安龙县实施7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
亮点黔西南  2025-06-16
安龙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 408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建
黔西南日报  2025-06-17
安龙县白水河村朵朵金银花盛开出“致富花”
亮点黔西南  2025-06-19
黄兴文与北京金必德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沈青一行座谈
黔西南日报  2025-06-16
黔西南州15名驻村第一书记、8名工作队员、11个集体获省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2025-06-18
黔西南州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黔西南日报  2025-06-18
黔西南州福建商会第三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举行 陈才旺
亮点黔西南  2025-06-17
黔西南州暨兴义市2025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
黔西南日报       2025-06-18
黔西南州“加油文化”拓片展开展
黔西南日报  2025-06-17
《黔西南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图谱》——一部展现黔西南红
亮点黔西南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