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里的技艺传承

经济日报 | 2020-08-04 11:24:28 | 

  7月4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产业园才角仁增的黑陶制作“扶贫车间”,二十多人围坐在一起,用红胶泥捏制形态各异的坛、罐、壶、香炉、酥油灯具等。

  红胶泥和黏土通过手工捣碎成末、筛选、拉坯、修整、晾晒、轧光、绘画雕刻等工艺,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烧制,就会生成光亮耀眼、“黑如炭、硬如瓷”的藏黑陶。

  在讲述技艺的学习与成长中,才角仁增打心底感恩老师白玛群加。白玛群加说:“囊谦藏黑陶被世人所知,名气越来越大啦!”

  8年来,白玛群加作为将藏黑陶带出囊谦地区的“第一人”,让囊谦藏黑陶从深山走向城市、走向世界。当初家庭式制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藏黑陶,现在已经迈向“订单式”制作。

  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囊谦藏黑陶成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科技培训项目的重点培训内容,白玛群加创办的黑陶工艺厂举办多期三江源科技培训及教育系统“阳光工程”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340多人。其中,实现创业或固定就业的达170多人。

  2019年,才角仁增制作藏黑陶500多件,净利润达到8万元。“在我们合作社,成熟技工的月薪在4000元以上,新员工月薪最低为1500元。”县职业学校毕业的俄金才丁是才角仁增的外甥,现在在合作社负责市场营销和翻译。

  “去年,我们工艺厂实现收入40多万元,给前来学习藏黑陶技艺的农牧民发放工资20多万元,让30多名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最让白玛群加欣慰的是:“近10年来,我带出的徒弟中,像才角仁增一样的有30多个,已创办藏黑陶制作合作社、小企业30多家。不少徒弟在带动身边牧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已成为藏黑陶技艺传承大师,作品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大赛中屡屡获奖,成为囊谦、玉树乃至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的骄傲和‘名片’。”

  为了藏黑陶的非遗传承和保护,白玛群加已投资600多万元收藏藏古陶780多件,他最大的心愿是建造一所青藏高原藏黑陶博物馆,把一生的技艺和收藏贡献给社会和国家,带动更多的牧民脱贫增收致富。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贵州安龙烤烟地“张口吞人” 安龙消防“入口救人”
黔西南消防  2025-04-05
安龙县高标准打造20个特色产业示范点 
亮点黔西南  2025-04-02
安龙县“AI”赋能政务服务 开启“智办”新模式
黔西南日报   2025-04-03
普安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
廉洁黔西南  2025-04-04
普安县第四届校园足球联赛南部片区赛圆满落幕​
亮点黔西南  2025-04-04
安龙县7.6万亩优质油菜开镰收割
亮点黔西南  2025-04-04
安龙引资16亿元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黔西南日报   2025-04-06
安龙德卧镇“赶毛杉树”歌节非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亮点黔西南  2025-04-07
黔西南州首个“网络文明志愿者之家”授牌仪式举行
亮点黔西南  2025-04-01
黔西南州一季度完成水务投资7.37亿元
黔西南日报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