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面馆 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婆媳四代传承

亮点黔西南 | 2010-01-06 18:18:16 | 

    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兴盛于新中国建立初期,袁氏婆媳四代传承,县长亲赐馆名,鲜、香、脆、爽特色,不仅兴义人爱吃,还吸引在兴义的滇黔桂商贾名士、达官贵人登堂品尝,留下一段段传奇佳话……

    2月18日,中断了30多年的兴义婆媳面馆在兴义市区稻子巷开业。当天,不少熟知婆媳面馆历史的老兴义人,慕名的市民前往。一时间食客盈门,重现了当年婆媳面馆兴盛场景。公元1941年,兴义人袁谢氏带着儿媳妇何氏在兴义县城杨柳街开了一间面粉馆,专卖夫家袁氏祖传自做的鸡蛋面。
 
    袁氏自制鸡蛋面,面脆味香,名扬兴义十三街。袁家时有亲朋好友,有事无事借故前来找事,实为“蹭”吃。次数多了,不好意思再“蹭”,但垂涎难捺,便提议袁家开馆,让他们花钱消费,心安理得享用。 

    于是,袁氏肠旺面馆,应运而生。

    开馆,皆因一为挣钱谋生,二为亲朋好友解馋 。
谢氏(后称袁谢氏),贤慧手巧,深得袁氏鸡蛋面制作真谛,带着儿媳妇何氏,开起了有记载的第一代袁氏肠旺面馆。


第一代婆(右)媳(左)遗照  
      
    袁谢氏做的鸡蛋面,做工讲究,合面,放多少水、多少个鸡蛋,捏拿适当;然后手搓,木杆了压。做成的面条,匀称,色感好。汤,亦有特色,鲜猪肉,筒子骨,本地鸡,搭配适宜。做成的面条,食之,甚感肉鲜,味香,面脆,汤清爽不粘,很快,受到兴义人喜爱。

    兴义,滇黔桂三省区交汇处,有“三省通衢”之称,亦是商贸重镇,南来北往、东上西下的湖南、云南、广西商帮汇聚,口味适宜的商贾名士纷至沓来品尝。

    时任县长,慕名前往,食后大加称赞。他见婆媳和睦,面善人勤,但面馆无名,甚感美中不足。于是欣然赐名,“我看就叫‘婆媳肠旺面馆’吧!”。

    父母官钦名,锦上添花。于是四方人士络绎不绝,排队就餐。有人对袁谢氏怨道:“吃你家的面,要排40来分钟。”
据一位熟知婆媳面馆历史的老兴义人介绍,1946年,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何应钦从云南返兴义,住兴义城区公馆(何公馆。在今八一公园旁)时,闻知婆媳面之名。随员会意,派人奉之一碗婆媳面。据说,何应钦吃后,很高兴。

    50年代袁氏婆媳面馆,远近闻名。发生的两桩事,更让人感叹。省城一位官员到兴义巡视,他早已听闻婆媳肠旺面馆的面好吃,点名要来品尝。面馆接到县里通知,但已无鲜猪肉。那时商品短缺,猪肉要逢赶场天或过年过节才能买到。县里急了,现安排杀猪备料。但不巧的是,官员临来时有要事离开返回省城。临走,留下一句话:下次再来吃!第二件事,兴义一知名人员,临终前,问其有何要求。其称,我只想吃一碗婆媳面馆的面。

    六十年代,袁氏婆媳肠旺面馆,公私合营,面馆经营无主,没有开下去。

    后来又断断续续开过。

    尽管面馆停歇,但袁氏鸡蛋面自做自用,一直没停,代代相传。亲朋好友,依然爱到袁家品尝。街坊邻里,熟知的老兴义,碰着袁氏家的人,都爱说:“你家婆媳面馆开起来嘛,我们好想吃你家的面!”
 


“好香”

    现在,袁氏第四代婆婆李氏,带着第二个儿媳妇杨女士在兴义市区稻子巷开的面馆,继承了前三代婆媳面馆的特色外,品种上以肠旺面为主打,还增添了辣鸡、红烧、炸酱、清炖、肉沫、肉丝等,以适应更多人的口味。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贵州安龙烤烟地“张口吞人” 安龙消防“入口救人”
黔西南消防  2025-04-05
安龙县高标准打造20个特色产业示范点 
亮点黔西南  2025-04-02
安龙县“AI”赋能政务服务 开启“智办”新模式
黔西南日报   2025-04-03
普安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
廉洁黔西南  2025-04-04
普安县第四届校园足球联赛南部片区赛圆满落幕​
亮点黔西南  2025-04-04
贵州省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瑞禄接受纪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2025-03-31
安龙县7.6万亩优质油菜开镰收割
亮点黔西南  2025-04-04
黔西南州代表队斩获2025年贵州省青少年射箭冠军赛7金2
黔西南州文体广旅局   2025-03-31
益路十三载,辉光耀金州!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十三周年
亮点黔西南  2025-03-31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樱香墨韵·加油绽放”20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