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人民网 | 2020-01-15 10:50:44 |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

  作为创造之美的视觉呈现,美术在中外交流对话中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共通性。近年来,中国美术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多姿多彩的样式,越发自信地走向世界,在国际艺术版图上描摹浓墨重彩的东方色彩。

  除艺术家以个人名义“走出去”,搭建平台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空间,易于形成规模阵势和集群效应。最近在俄罗斯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举行的“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便是中国美术家的一次集体“出海”。40件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作品,用精妙的艺术语言向俄罗斯观众生动展现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和中国人民对和平、和谐生活的美好向往。

  从认识、认可,到认同,世界目光逐渐聚焦中国美术。其间积累的经验和启示,值得进一步思考。

  “走出去”,需选择具有较强通用性语言的作品。考虑身处不同文化语境下各国观众的接受度,是海外传播的前提。选择各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便搭建起了有效传播的视觉基础。如秦兵马俑、孔子、京剧、爱因斯坦、泰戈尔、特洛伊木马、歌剧卡门等,皆是大众接受度较高的形象,包含这些元素的作品,往往在海外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走出去”,作品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度,不仅关乎中国,还要放眼世界;不止展现中国都市景观、人物内心,也要囊括海外风貌,世界风情。美术家需努力挖掘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如热爱和平、关心环保等,用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艺术之梦。

  “走出去”,需加强对艺术品的介绍和解读,增加延展性,推动文化艺术真正落地。艺术对话固然无需语言,但艺术品有感性与理性之分,且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直观与抽象不同层面的含义。加强对艺术品的解读,介绍主题内容、风格流派,解析创作背景和思想观念,有助于海外观众迅速且准确地理解作品内涵,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中国美术漂洋出海引发强烈关注,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华审美风范。中外美术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共同理想之下,世界各国美术家勠力笃行,迸发出卓越的创造力,催生万紫千红的艺术光景。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责编:刘颖颖、丁涛)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安龙县德卧镇“机耕农业”代替“牛耕农业”节本增效
亮点黔西南  2025-03-28
贵州安龙烤烟地“张口吞人” 安龙消防“入口救人”
黔西南消防  2025-04-05
贵州省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瑞禄接受纪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2025-03-31
荣森达农业科技集团万丰肥业生物菌有机肥厂正式复工—
亮点黔西南  2025-03-27
安龙县高标准打造20个特色产业示范点 
亮点黔西南  2025-04-02
黔西南州代表队斩获2025年贵州省青少年射箭冠军赛7金2
黔西南州文体广旅局   2025-03-31
益路十三载,辉光耀金州!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十三周年
亮点黔西南  2025-03-31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樱香墨韵·加油绽放”20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5-03-30
黔西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帮扶签约暨湖南中医药大
黔西南日报  2025-03-29
黔西南州首个“网络文明志愿者之家”授牌仪式举行
亮点黔西南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