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相对出。9月20日,从县城驱车出发前往安龙县春潭街道的钢厂村,一路上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在群山峻岭中忽隐忽现,一直通向钢厂村。
与往常不一样的是,这天钢厂村村委会显得格外的热闹。一大早,家住钢厂村苦红组37岁的韦万琼和寨子里的陆远会等几个村民就到村委会了,参加村里第一次土地入股产业分红大会。这天,和他们一起的钢厂村村民就有105户村民参加分红大会。
韦万琼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布依族妇女,祖辈几代人都住在大山里,饱经了大山的闭塞带来的不便,2018年经过驻村干部多次上门做搬迁思想动员工作后,她动了搬出大山的心,于是在去年的10月份就搬到安龙双龙小镇38栋一单元,住上了新房,成了“新市民”。
“在城里住就是好,什么都方便,没搬迁之前驻村干部就带我们来城里看房、坐公交车、逛超市,娃娃读书也不花钱。”谈到搬迁生活,韦万琼感触很深。
韦万琼家里的3亩多田地全部入股到村级平台公司康惠园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是第一次分红,领得了1842块钱。
“以前种庄稼还看天吃饭,现在把土地入股到村里的公司后就安心在城里做工,每年都能分红,划算又稳当。”韦万琼尝到了土地入股分红的甜头,解决了搬迁后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多了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心里自然高兴。
“这只是土地入股的保底分红,以后还有产业利润的分红,目前全村的土地都被盘活了,覆盖了全村的贫困户。”同样,村支部书记兰廷武也将自家4.2亩的土地入股到村级合作社。
“这种方式很好,村民就是社员。”已经搬迁到安龙新市民居住区双龙小镇的兰廷林家是这次土地入股分红得到钱最多的,他家这次分红分得了4700多块钱。“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不仅是城里人,现在老家的土地不去种都有钱进。”兰廷林手里拽着刚发到手的钱激动地说。作为安龙县七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钢厂村,通过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植入易地扶贫搬迁中,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方式,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地”,让迁出地的各类资源成为搬迁户的收入来源。全村316户1557人,其中有234户1990人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在这次土地入股分红中,钢厂村黄瓜炉组75岁的兰贵林深深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带给群众的实惠。“活到这把年纪,想不到变化会这么大。今年我家没去地里挖一锄、割一把草,现在就分得钱了。”
去年,钢厂村充分发挥村合作社作用,实施村社合一,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安龙县康惠园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来管理,利用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盘活农民的土地。该村2018年完成土地入股250亩,实施200亩茶叶50亩猕猴桃种植项目,同时盘活原有的300亩茶场,今年正规划实施扩建茶园800亩,扩建猕猴桃100亩。
“今年我们钢厂村土地入股分红采取的是保底分红现金发放形式,今后将按照村合作社的壮大递增分红,实行村社合一的目的是更好地盘活农户的耕地,特别是搬迁户的耕地,让他们安心在城里务工就业,每年能享受村合作社的收益,实现搬迁群众利益最大化。结合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我们将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担起为群众谋幸福的使命,以解难题、促增收为己任,让更多搬迁户入股合作社,用老百姓增收的实绩来诠释主题教育的成效。”钢厂村驻村干部容凯如是说。
与此同时,该村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山岔葡萄园投入了100万元东西部对口帮扶资金,完成了现代化精品葡萄种植,让群众也能够享受到村集体经济的收益。
像钢厂村韦万琼这样用土地入股分得红利,只是安龙县盘活“三块地”的一个缩影。
“我们用盘活‘三块地’的举措,让搬迁群众的田边地角不在撂荒,吸纳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把产业做强,让村民更富。”安龙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招堤街道、春潭街道党工委书记谭宏说,特别是在安龙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后,全县按照州委、县委的统一部署,全县7613名包保责任人、党员扶贫干部依然坚守下沉到村开展工作,按照“四不摘”的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落实好‘十个再一次’工作,纵深推动主题教育,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安龙县认真贯彻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持续推进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好“搬迁进城后土地怎么办?土地归谁,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些搬迁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对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对搬迁户“三块地”进行确权,赋予相应承包经营权,确保搬迁群众按照政策享受的土地、林地等惠利政策不变。通过合作社、扶贫公司等组织方式对土地打包开发、规模经营,把农村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让土地继续成为搬迁户的收入来源,成为他们可持续的生活保障。
如今,安龙盘活“三块地”的实践犹如春风拂面,这里的土地将在变革中越来越惠及更多的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越来越精彩。
(王 健)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