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姿态万千 民族之“音”尽展风采

多彩贵州网 | 2020-08-14 | 王雪峰

  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多彩贵州俨然一副靓丽的“山水画卷”。除了广为人知的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颜值“爆表”的自然山水景观,无比绚烂的人文则是贵州的魂。17个世居少数民族代代相传,千差万别的民风民俗,成就了贵州“文化千岛”之美名。在这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中,苗、侗、布依、彝、土家等各族人民用非凡的智慧、勤劳的双手,收获大自然的馈赠,编织成嘹亮的“人文壮歌”。

  阳光明媚的早晨,在西江千户苗寨的民宿中醒来,推开窗,一股清新之气迎面扑来,满眼尽是古朴的民居和青翠的群山,袅袅炊烟已从村民家中飘散开来。

  清晨的街道上并不喧闹,三三两两来往的除了游客,便是身着苗族服饰的村民。早餐店前,不时有人驻足,一顿美味的餐食,开启了一整天的好心情。这里是景区,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领略和认识苗族历史与发展的地方。在这里,身着盛装、满身银饰的苗族姑娘随处可见,自成一道靓丽风景,成为西江行走的“代言人”。

  《西江盛典》

  而一场《西江盛典》,则将苗族五千年历史变迁尽数展现。苗族飞歌、古歌、情歌、酒歌,声声不息,全然一片“歌声的海洋”。苗族建筑、农耕、历史、民风民俗等元素跃然眼前,勾画出一幅传奇的苗族文化实景大剧。

  无独有偶,同属黔东南州的“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侗族大歌始终嘹亮。

  在劳作、节日、婚丧嫁娶、人际交往中,侗族人民常以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无论是田间、广场还是鼓楼旁,高亢、灵动的大歌会随时响起,优美的旋律飘扬开来,婉转动听。

  侗族大歌

  对于过去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侗家人来说,将民族历史的变迁、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生活的表达记叙在歌曲中,代代传唱,是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热爱,是侗族人民社会、生活价值观的最直接体现。

  与苗族、侗族主要依山而居略有不同,布依族人民因稻作农耕而多选择傍水而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形成了特有的信仰、建筑、饮食、服饰、语言等民族特色,为贵州多民族生态增添了一抹亮色。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八音坐唱,是体现布依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牛骨胡、葫芦琴、竹鼓等乐器的伴奏下,男艺人和女艺人的音高和音色形成强烈对比,尽显民间音乐之柔美,体现着布依族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

  八音坐唱

  而今,八音坐唱多次走出家门乃至国门,在国内外进行演出,已然成为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符号”之一。

  黔西北高原上,古老神秘的撮泰吉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的“独宠”。表演撮泰吉的目的是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正月十五的“扫火星”则将其演出推向高潮。

  撮泰吉(苗麒麟/摄)

  在积淀丰富的面具下,单纯、稚拙、懑憨、怪诞的风格尤其突出。演出者头戴尖尖帽,立眉,竖眼,手举竹杖,做出挖土、赶牲口的动作,嘴里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叫声。就是如此原始、粗犷的舞蹈,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到来自远古的气息,恍惚之中,进退千年。

  千百年来,撮泰吉在黔西北高原的深山中自由生长,不染一尘。无论在民族学、戏剧学、舞蹈学还是傩戏、地方文化史学等方面,撮泰吉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

  ……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人文,都可以通过“音”娓娓道来。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都在以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向人们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作者:王雪峰

  编辑:王婉

  编审:王雪峰

  审签:易丽霞
来源:(多彩贵州网)

推荐阅读
安龙县德卧镇11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两户”发展增收产业
亮点黔西南  2025-08-06
普安县“云端赶集”玩出乡村振兴新花样
黔西南日报      2025-08-10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蔡光辉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08-05
我州获新开发银行贷款建农村交通项目
黔西南日报    2025-08-03
盘兴铁路保田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预计八月底完工
盘州发布  2025-08-09
黔西南州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亮点黔西南  2025-08-06
黔西南州7个单位16名个人榜上有名
黔西南日报  2025-08-02
黔西南:推动黄金精深加工本土化发展
黔西南日报    2025-08-10
听旅居黔西南的他们谈心中的康养胜地
黔西南日报  2025-08-07
内外兼顾 黔西南外贸企业以变应变寻求新发展
黔西南日报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