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艺术家徐查清组建“村匠团”: 把手艺“请”到游客面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 2025-07-31 08:39:05 | 杨雯

  在徐查清手中,一块木头仿佛有了生命。

  只凭一把刻刀,他就能让木纹低语,雕出细腻而生动的故事。近日,这位黔西南的木雕艺术家携作品《瓯绣风华·龙湾遗韵》载誉归来。在6月浙江温州举办的全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中,他斩获一等奖。

  他的获奖作品以温州本地传统“瓯绣”为灵感,以木雕呈现刺绣之美,将线条的柔和与雕刻的立体感巧妙融合,勾勒出龙湾山水与古建的意蕴。徐查清说:“这种比赛,比的不是谁刀快,而是谁能把文化刻进去。”

  比起夺冠,他更珍视另一个身份——“村匠”。

  “我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手艺人。”这句话听来幽默又自信,道出了他提出“村匠节”概念的初心。他所理解的“村匠”,并非作坊里埋头敲打的匠人,而是能走向公众、走进游客心里的“手艺代言人”。

  随着万峰林景区在2024年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客流猛增,游客对文化体验的期待也随之提升。徐查清敏锐地捕捉到风向,集结起一支由40多位匠人和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村匠团”,迎接暑期文旅热潮。

  “我们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有绝活。除了木工,我们还有炒茶、布依美食、蜡染、扎染……不仅能看,还能动手体验。”他笑着补充,“我们就是把黔西南的手艺从后厨、后院、后山,‘请’到游客面前。”

  为了让这些技艺不仅“火一时”,而且对游客有长久的吸引力,位于万峰林景区下纳灰村的徐查清山地文化馆正策划推出“村匠一周轮转秀”:“周一是木工比赛,周二是蜡染体验,周三扎染……7天7项技艺,每天一种新体验。”他说:“这不只是展示,更是一种互动式的传承,要让游客玩得进去,也带得出去。”

  在他眼中,“村匠”的舞台既可以大到覆盖整个万峰林,也可以小到一张木板拼成的桌子。未来,他希望打造“村匠节”,邀请各地的手艺人以技会友,让传统工艺在交流中焕发新生。

  “现在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启动了。”说完,他低头捡起桌角的那把刻刀,继续雕刻下一件作品。

  木屑悄然飘落,刀刃轻响。没有喧哗,却自有力量。那一刻,时间仿佛也安静下来,只为见证匠人和他的作品,慢慢走向更远的地方。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雯

推荐阅读
安龙县德卧镇11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两户”发展增收产业
亮点黔西南  2025-08-06
普安县“云端赶集”玩出乡村振兴新花样
黔西南日报      2025-08-10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蔡光辉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08-05
我州获新开发银行贷款建农村交通项目
黔西南日报    2025-08-03
盘兴铁路保田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预计八月底完工
盘州发布  2025-08-09
黔西南州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亮点黔西南  2025-08-06
黔西南州7个单位16名个人榜上有名
黔西南日报  2025-08-02
黔西南:推动黄金精深加工本土化发展
黔西南日报    2025-08-10
听旅居黔西南的他们谈心中的康养胜地
黔西南日报  2025-08-07
内外兼顾 黔西南外贸企业以变应变寻求新发展
黔西南日报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