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经测产验收专家组田间现场测产验收,2025年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兴义市“稻-油”轮作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最高亩产干谷1048.58公斤。
该项目由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组织实施。测产验收期间,由省、州、市级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认真听取项目实施汇报并实地考察水稻生长情况的基础上,随机选取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割实测。经过现场收割、水分测定、称重及数据换算与复核等多道程序,验收专家组宣布,最高亩产干谷1048.58公斤。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兴义市示范基地水稻整体长势良好,示范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了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
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陈志兴表示:“今天经省、州、市有关专家测产,基地内品种‘春优83’最高亩产达1048.58公斤。这一产量在全国也属于较高水平,对今后本地区水稻单产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乐立村,示范面积共200亩,重点开展了泰优808、宁香粳9号、野香优莉丝、野香优油丝、T香优557、晶两优534等多个水稻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示范,包括水稻“两增一调”高产栽培技术、水稻钵苗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杂交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稻-油轮作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高海拔冷凉区水稻“双早双增”栽培技术等农业主推技术。
“我们主要依托贵州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及贵州省中引地项目,重点推广应用水稻‘两增一调’栽培技术、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和钵苗机插技术,通过在基地开展水稻高产示范,实现单产突破,最终目的是以技术带动全州水稻产业全面发展。”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院正高级农艺师张恒栋介绍。
该基地在品种优选与技术集成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兴义市水稻产业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优质”标杆,有效带动了农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主动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优化种植模式,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兴义市将继续加强组织引领和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水稻高产示范规模,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力博 周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