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以来,安龙县8万亩优质小麦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又迎来一个小麦丰收年,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抢收颗粒饱满的小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预计产量1.4万吨,促进农民增收。
“我家种植1.3亩小麦,通过前期精心管理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小麦长势喜人并获得丰收。今天天气好,请来小麦收割机,花100元块钱,10多分钟就收割结束,省时省力”。4月26日,龙广镇纳桃村四组60岁村民王启林收割小麦装袋说道。
去年秋冬种中,安龙县按照“稳面积、优品种、提单产、增总产”的工作思路,紧盯粮食生产和油料稳供,把农业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德卧、钱相等15个镇(街道办)开展小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科学规划种植8万亩优质小麦,在招堤街道办海庄村、普坪镇香车河村等地打造11个小麦示范点、示范面积3900亩,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建科技下乡服务团,采取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办小麦示范样板点,推行良种良法良技、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小麦规范化示范种植,实行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让技术要领到户、到人,提升科技种植含量和耕种水平,努力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种子是小麦种植的“芯片”,安龙县围绕“土地增效、小麦增产、群众增收”的目标,重点推广川麦系列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生产等成熟适用技术应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一田多种”推广力度,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小麦增产提质、节本增效技术,采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的防控策略预防和控制小麦病虫害,确保粮油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 吴古昌)
责编: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