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以来,贵州益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遵义播州区粮油公司、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陆续开秤收购安龙县7.5万亩优质高粱,预计高粱总产量达2.81万吨,助农增收1.8亿元以上,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高粱产业“映红”农民增收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9月初,遵义播州区粮油公司在德卧镇盘龙社区设立临时高粱收购点陆续开秤收购农民拉来的高粱,一辆辆满载着高粱的三轮车辆接连不断地驶来,村民们从车上把晒干打包好的高粱卸下,搬运、抽样、过秤、集中堆放、结算等各个收购环节井然有序,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收购景象。
“我家三月份播种10亩高粱,到九月份销售,一家人的辛苦劳作最终换来可观的收入,全家都很开心。今天拉来1870斤高粱,每斤按2.2元卖给遵义播州区粮油公司,收入4114元。”9月19日,龙广镇纳万村小寨组高粱种植农户刘朝先过秤销售高粱后说道。
据遵义播州区粮油公司收购负责人谭成琼介绍,在德卧镇设高粱收购点是方便农民销售高粱,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今年的高粱收购价由最初的每斤3.1元,到现在的每斤2.2元进行收购,按市场行情来收购,每天要收购12至13吨高粱,都是现金交易或微信转账。
据了解,在今年农业生产中,安龙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把高粱种植作为村民增收的一项经济支柱产业来抓落实,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在笃山镇龙井村、五福街道坡云社区等地创办6个高粱高产示范点、示范面积2200亩,推动高粱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示范带动周边地区高粱产业转型升级,让高粱产业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今年,安龙县按照“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适宜种什么”的思路,外引内培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培育红缨子、茅台红2号等优质高粱新品种,实行高产栽培示范点规范化示范种植,全力打造 “一村一品”高粱产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行“产销对接”利益联结机制,打消群众种植高粱的后顾之忧,通过以销促产、产销联动,搭建起“企业+农户”销售平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进高粱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吴古昌)
责编: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