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链彝火 志续华章
数千支火把点亮二十四道拐上空 各族群众携手游客篝火共舞庆佳节
热闹的篝火晚会
7月18日晚,贵州·晴隆第十五届彝族火把节“光链彝火·志续华章”点亮二十四道拐活动在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举行。2300余人手持火把及670辆车通过传统火种、灯光与现代科技结合,点亮二十四道拐,充分展示民族文化薪火传承。
当蜿蜒的山路被流动的火焰点亮,当现代科技的无人机表演与传统火把在二十四道拐上空交相辉映,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点亮了二十四道拐的夜空,也照亮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我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晴隆彝族火把节的,特意从广西赶过来参加。”来自巴基斯坦的胡在尔兴奋地说,他是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年级留学生,第一次来到晴隆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么多人一起点燃火把,场面太壮观了!回去后,我一定要推荐家人和朋友也来贵州玩。”
贵州·晴隆第十五届彝族火把节举办地阿妹戚托小镇是晴隆县原三宝彝族乡搬迁安置社区,居住着彝族、苗族等各族群众,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大家都会共同庆祝“火把节”,点燃手中的火把,照亮夜空,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作为彝族隆重、盛大、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彝族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传承文化、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这次我们团队带来了800多架无人机进行表演,主要呈现火焰、文字等特色造型。”参与无人机表演的执行工程师周鸿根说:“其中,‘龙’的造型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一个。能把最精彩的表演呈现给大家,我们感到非常开心,也很荣幸能参与这样盛大的节日。”
活动期间,阿妹戚托小镇的篝火晚会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走,跳舞去!”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红了人们欢乐的脸庞,在热情奔放的彝族歌声中,当地各族群众和游客们手牵手,围着篝火踏歌起舞。欢快的舞姿、灿烂的笑容,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和谐奋进的幸福画卷。
“我是第二次体验火把节了,节日氛围特别浓,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得非常好。”参加完篝火晚会后,来自上海“沪黔携手共育星光”夏令营的五年级学生杜羽晨这样说。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王国珍 詹贤春 邓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