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仁市聚焦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立足长远发展,围绕选、育、管、用全链条明确培育储备措施,构建县级统筹谋划、乡级精准落实、村级实践锻炼三级联动培育机制,择优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
严格准入标准,拓宽选人视野,重点从优秀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多渠道挖掘培养。建立村级评议推荐、乡镇(街道)初审、县级联审“三级审核”机制,并联动纪委监委、政法、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审查,层层过筛,确保后备力量质量过硬。
构建多元化培育体系,着力提升后备力量综合能力。依托县乡党校、远程教育站点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训+现场学”相结合的形式,以党的创新理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内容为重点,举办后备力量培训班。建立市领导、组织部部务会成员、乡镇领导班子、村党组织书记等204名导师与298名后备力量“一对一”或“多对一”全覆盖结对帮带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工作指导、经验传授等方式,精准助力成长。通过学费补贴、政策倾斜等,鼓励动员本科以下学历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不断优化后备力量综合素质。
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实战中锻炼,根据后备力量特点特长,搭建内外结合跟岗锻炼平台。充分整合村专业化管理干部、民生监督员、公益性岗位等配备情况,聘用村级后备力量跟岗锻炼。同时,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白理事会等载体,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参与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村级事务,推动后备干部快速熟悉村情民情,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后备力量队伍始终保持活力。实行信息库动态管理,由市委组织部建总库、乡镇建名册、村级建台账,详细记录培育过程和现实表现,定期分析研判,实现优进拙退、动态更新。定期召开后备力量工作座谈会,听取后备干部工作体会和意见建议,帮助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强化工作督导,将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培育措施落实落细。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仁组轩